深蹲教学

来源:如何完成标准的深蹲? - 邵苏的回答 - 知乎

1. 徒手深蹲

1.2 为什么练深蹲

深蹲号称训练之王,可以说是发展下肢力量最核心的训练手段。同时它拥有很高的溢出效果,几乎能刺激到全身所有的肌肉

除了对肌肉的贡献之外,作为人体基本动作模式,深蹲对姿态控制,动力链强化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贡献。

而且,深蹲作为一个全身性复合动作,应用面非常广泛,比如发展力量、康复养护、动作准备,甚至是有氧训练。

深蹲虽好,其动作细节至今仍是各体能师甚至是体能流派之间争论的焦点。其实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是存在特异性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深蹲姿势

所以同一个深蹲细节的要求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那么我们怎么选择深蹲姿势呢?这很简单,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在基本原则之内,怎么舒服怎么来

深蹲作为基本的动作模式,其衍生出来的训练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我们熟知的杠铃深蹲,前蹲等,还有抱着哑铃做的高脚杯深蹲,当然抱着胡玲,扛着沙袋什么的也可以进行深蹲练习。基本上涉及双脚着地往下蹲的下肢力量练习都是通过不同手段练习深蹲的产物。

但是,万剑归宗,这一切花里胡哨的变种回归本质都是一个动作——徒手深蹲,这个动作掌握了之后,深蹲系列想怎么玩怎么玩

1.2 徒手深蹲技术解析

徒手深蹲

徒手深蹲

  1. 躯干挺直,正常站立位脊柱排列即可,不要超伸;在下蹲位略微前倾,并不是竖直于地面的;
  2. 下蹲深度要求大腿上表面平行或者略低于水平面
  3. 膝关节可以微微超过脚尖,没必要强求“膝关节不过脚尖”这一世纪荒言
  4. 臀部后伸,像要坐在身后的椅子上一样;
  5. 眼睛平视。
  6. 双脚分开比肩略宽或者与肩同宽都可以,注意,指的是两脚跟之间的距离;
  7. 两脚尖自然分开30°左右,每个人的身体结构不一样,怎么舒服怎么来;
  8. 下蹲时膝关节运动轨迹和脚尖朝向一致,说白了就是脚尖指向哪里,膝关节就顶向哪里;
  9. 重心落在足跟或者足中上(穿后脚跟垫高的鞋,重心落在足跟上;穿平底鞋或者光脚,重心落在足中上);
  10. 从直立位开始下蹲,首先臀部微微后伸,同时膝关节解锁,然后再大幅度屈髋屈膝下蹲,躯干伴随下蹲有节律的前倾;
  11. 整个下蹲站起的过程要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不能出现停顿、卡壳、局部加速、前后摆动等情况。

学会了徒手深蹲你基本上就掌握所有健身动作的二分之一了!多多练习吧!

另外,徒手深蹲虽然是其他深蹲练习的基础,但绝不是照搬,比如杠铃深蹲和徒手深蹲就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你还得看下面的文章……

2. 力量举低杠位深蹲

2.1 低杠位

低杠位

低杠位

高杠位深蹲是将杠铃放在斜方肌上束上,就像扛在肩上一样。

而低杠位是将杠铃放在肩胛冈附近,有的压在肩胛冈上,有的在肩胛冈下缘,但总之都要卡在三角肌后束的位置上,就像背在背上。

2.2 胸肩手的姿势

对于胸部而言,要充分的挺胸,就是“show your bubby”。

肩胛骨是要求夹紧的,在低杠位中尤其如此,因为如果你不能将你的肩胛骨和后面那堆肉挤成一个支撑面的话,你深蹲的时候在被疲劳打垮之前就先被疼痛击败了。

胸肩

在低杠位深蹲中,杠铃的摆放位置看起来没有高杠位那么稳定,所以手臂的作用在这里很重要。

但是,即便很重要,手臂仍然只起到固定杠铃的作用, 而不是承重,更不是辅助托起杠铃(恐怕只有绿巨人能做的……)。

所以我们的手需要采用半环握搭扣住杠铃即可,在充分挺胸肩胛骨加紧的情况下,两手尽可能接近身体,也就是握距尽可能窄,这样固定的才最牢固。

另外,手腕是伸直甚至是微微内扣的,决不能外翻,外翻就变成绿巨人了……

手

2.3 躯干

躯干

腰椎挺直,不能前屈也不能过伸,保持直立位时的正常生理曲度就可以了。其实这句话是说给广大女性同胞们听的,因为男同胞们很少出现过伸的情况。(这一点,是几乎所有站姿力量训练技术的基本要求,是通用的标准)

对于低杠位深蹲来说,因为我们是把杠铃背在背上,所以为了不让它掉下来,我们需要躯干前倾多一点角度。这个角度在站立位的时候大约是5~15度,但是在下蹲位就要远远大于高杠位深蹲了。但就因为这多一点的角度,大大增加了髋关节的水平力矩,得以使臀大肌和腘绳肌等伸髋肌群成为这种深蹲技术中的主要驱动肌肉。

另外,很多人认为低杠位更大的前倾角度会给腰椎更大的压力,容易损伤。但是大可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核心的稳定由三个系统共同维护,一个是腰椎,椎间盘和周围韧带构成的被动的结构稳定系统,这个事非常脆弱的;第二个是有周围肌肉提供的主动的功能稳定系统,这个是主要角色;第三个是神经系统。在低杠位深蹲中,由于脊柱前倾角度增加,竖脊肌等外周肌群力矩增加,更容易参与发力而且只直接作用于阻力方向,所以脊柱轴向的压力实际上是减少了,也就是说在低杠位深蹲中,维持核心稳定的结构稳定系统份额减少,功能稳定系统的份额增加。累的是肌肉,但是不伤骨,除非你硬努,硬努伤心脏!

在我们充分挺胸的同时,腹部肌群要主动收紧,一来固定骨盆和躯干的相对位置,二来增加腹压稳定脊柱。这也是避免臀部眨眼现象的要点之一。

2.4 站位

站位

肩宽是一个参考标准,腿长的人可以宽于肩(一般人),腿短的人可能要略窄(白雪公主七禁卫),但总之在这个标准之上结合自己的身体特点寻找最舒适的站位

脚尖需要微微外展,大概三十度左右,同样这是一个参考值。但无论怎样,在肩宽的位置上脚尖是不可以朝前的,除非你存在先天性膝关节畸形,也就是很严重的排列不齐,XYZ型腿之类的……不过要是那样,是不建议你练负重深蹲的,看看得了。

2.5 重心

重心

把重心放在足中上!也就是足弓最高点的位。而不是放在足跟或者足尖上。

放在足跟上是康复的思路,它有效降低了膝关节的压力,但是牺牲了下蹲的深度和负重能力,足踝肌群也就失去了力矩,不能很好地发力参与维持身体稳定,特别是足底肌和比目鱼肌;

放在足尖上会使你更容易丢掉重心,身体会向前倒,如果你试图挽救,那就会过度增加膝关节的压力,而且牺牲了髋关节本应有的力矩。

而放在足中上是最稳定的,也是最合理最本能的,你无须花额外的精力去维护它。

所穿的和重心所在相关性极高!如果穿脚后跟抬高的那种“增高鞋”或者举重鞋,重心一般都是落在足跟上的,很难放在足中,所以此时在足跟上是最合理的;而穿平底鞋、光脚或者穿力量举鞋的时候,重心就很容易放在足中上了,也就很容易体会那种从脚趾头开始的全下肢发力的感觉。所以穿什么鞋,用什么动作,自己把握!

2.6 膝关节

膝关节

标准低杠位深蹲中,如果所有环节都做到完美的话,那膝关节一定是会超过脚尖的(但是只会超1~2cm的距离)。膝关节超过脚尖那一点点也并不意味着它就多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因为臀部扮演着主要承重和发力的角色

关于膝关节的姿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膝关节的走向或者指向要和脚尖一致。也就是说,你脚尖打的有多开,你的腿就应该叉多开。

2.7 臀部

臀部

在低杠位力量举深蹲中,由于臀部是发力的主角,所以我们要增加臀部到重心的水平力矩,那么从站立姿势开始,我们就要把屁屁撅起来,然后保持一种向后伸的趋势。

2.8 头和眼睛

头

因为我们采用的是低杠位,所以不能像高杠位那样抬头,因为那样会是我们反射性的抬起躯干,臀部的力矩变小都好说,最主要的是你有可能让你的杠铃从背上滑下来。

所以我们要保持头部的中立位,并且下巴要微微收紧,就像你在脖子和下巴之间夹了一个网球。然后你的眼睛当然也不能朝上看了,而且更不能环顾gym里走过的丰乳肥臀,你应该盯着你身前5~10步的地板上的某一标志物。

不建议你看镜子,原因有三:

  1. 错误的距离感会让你难以定位自己的身体姿态;
  2. 视觉反馈代替了本应发展的本体感觉;
  3. 当有一天你离开了镜子,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当然,在学习动作的时候可以偶尔看看镜子。

2.9 深蹲

深蹲

如果你能完美的做到以上8点,你现在要做的就只是背着杠铃然后蹲下站起。

由于我们是臀部驱动,所以在蹲下的开始阶段,我们需要将我们本已经撅起的屁屁优先向后引一下,同时解锁膝关节,然后再大幅度的屈膝屈髋下蹲,在下蹲的过程中,伴随着躯干有控制的前倾,整个过程柔顺自然,不卡壳,不加速!

那么蹲到什么程度呢?整个下蹲过程中都不要刻意去控制你下蹲的深度停留在某一点,要在重心不偏离足中,核心区收紧不放松等情况下到达你的功能极限的范围就好了。一般来说达到髋关节低于膝关节的深度,差不多就是大腿上表面略低于水平面或者腿粗的人平行于水平面的高度才叫深蹲。

(何为功能极限范围?举个例子,憋气,深蹲,按照深蹲标准要求蹲到最低点,不能再往下了,再往下姿势就会变形,这个点,就是功能极限。如果此时深深的呼一口气,全身放松,那么你还会往下蹲,再蹲到头,就是解剖极限了,呃,类似于蹲坑上厕所那种极限……)

2.10 呼吸

呼吸

深蹲中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呼吸!以往在力量训练中我们要求呼吸自然避免憋气,通常会采用两种呼吸法:生理呼吸生物力学呼吸。但无论那一种,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都一样,为什么?因为在力量练习中憋气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在大重量面前,更特别是在深蹲中。

在深蹲中你会发现当你在下蹲站起起过程中进行吸气呼气的时候,你身体的生物力学结构是在变化的,你的腹内压会减小,核心稳定性会随之下降,紧接着就是骨盆的位置不稳,然后就是臀部眨眼现象以及晃来晃去等。所以在深蹲中,特别是大重量深蹲,小编老师建议全程憋气。啥?你说心血管压力么?这点冒险精神都没有就不要练了,洗洗睡吧!更何况这几率比装逼遭雷劈还低……

(经过本人实践证明,呼吸方式和屁股眨眼现象高度相关,并非纯粹意义上的髋关节灵活性问题,为了养成习惯,本人做徒手深蹲都全程憋气,在大重量情况下 采用瓦氏呼吸

3. 深蹲解析

3.1 两类深蹲

先看两张图:

力量举

奥林匹克深蹲

这完全就是两个动作,上图叫做力量举深蹲(powerlift squat),下图叫做奥林匹克深蹲(olympic squat)

力量举深蹲特点:

  1. 低杠位:杠铃放在肩胛冈上
  2. 躯干前倾角度大
  3. 略宽于肩的站距或者相当髋的站距
  4. 以屈髋为主来降低重心,说白了就是臀部向后坐
  5. 在保持姿势稳定的前提下蹲到髋关节低于膝关节的位置上,并不蹲到解剖结构的底端(相当于大腿上表面略低于水平面,腿特粗的人估计就平行于水平面了)
  6. 臀部为动力之源

奥林匹克深蹲特点:

  1. 高杠位:杠铃放在上斜方肌上
  2. 躯干几乎垂直于地面
  3. 站距略窄,一般也就足跟与肩同宽,足尖外展
  4. 以屈膝为主来降低重心
  5. 下蹲深度达到解剖结构限制的底部
  6. 伸膝驱动为主

深蹲

力量举的练习方法主要是为了发展身体力量,比较符合核心环节发力的理论,而举重的深蹲动作专项色彩更浓重一些。

3.2 站距

不同的站距刺激的肌肉是有差异的,比如窄站距对股四头肌外侧头的刺激较大,宽站距会刺激股四头肌内侧头较大,极宽站距会强烈刺激到内收肌

但是如果当我们把训练重心放在重量和功能上的时候,刚刚所说的那些差异就全都无所谓了。当我们追求重量的时候,我们也同时追求舒适和稳定,那么这个时候决定我们站距差异的就不再是肌肉问题,而是髋关节解剖结构问题。

来,大家看张图先:

髋关节解剖结构

大家说这两种结构的股骨头做深蹲能一样否?据说这种变异普遍存在7种之多,这也就是为什么职业力量举运动员啥站距都有的原因了。所以同学们,教归教,练归练,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3.3 膝关节过不过脚尖

膝关节过不过脚尖

开始我们接触深蹲的时候,专家们也是叫嚣着膝关节不要过脚尖,过脚尖膝关节会受伤,然后很多人效仿,然后上重量,然后废了~为啥?傻啊!你没发现么?那些专家是徒手做的,那些专家是手臂前伸的,那些专家是水平蹲!你给他加上200kg,他蹲到底照样膝关节过脚尖

一些外国力量举和举重资深教练和运动员对膝关节过脚尖(knees out)的看法:

  1. 更稳定,毋庸置疑
  2. 对腰背部更安全
  3. 可以有效避免髋臼撞击
  4. 更大的力量
  5. 每个人阐述的角度不同,主要围绕以上4点

其实膝关节过不过脚尖的问题完全没必要这么纠结,在我看来这就是同一动作在两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是康复领域,当康复师面对膝关节损伤的病人时,当然要考虑减少膝关节的压力,调整下肢动力结构,重点体会髋关节发力模式,所以采用膝关节不过脚尖的这种深蹲动作。

力量训练领域中,我们考虑的是更大的重量所带来更大的刺激,以及选择符合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动作全面发展下肢各肌群的功能和协调性,所以我们过脚尖也很正常。此

还是那句话,*在基本原则指导下怎么舒服怎么来

3.4 合理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合理的基本原则?那就是肌肉和功能

首先咱们需要达成一下共识,就是除了举重专业,力量举深蹲更适合我们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个人看法,不同意下面就不用看了)。

那么我们练习深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发展下肢力量,重点刺激腘绳肌、臀大肌等核心动力肌群(动力链中扮演主要发力角色)。

那么OK!在训练深蹲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注意体会臀大肌和腘绳肌发力感觉就齐了(当然是在挺胸直腰等基本力量训练原则的前提下)。

至于具体深蹲姿势的确定和养成,就需要个人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尝试,最终确定一种安全稳定、能够合理刺激下肢肌肉发展并且相对舒服的姿势。

具体步骤是:1.专业人士教给你一个深蹲模板;2.根据自身条件做细微的调整(如站距、倾角);3.确定对自身最合理的姿势之后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4.整个探索过程需要有专业人士指点、评价并提出建议,或者自己拍照录像并对比模板。

3.5 总结

  1. 深蹲分两极:力量举和奥林匹克

  2. 膝关节过脚尖也是合理动作

  3. 练习重点放在肌肉和功能上

  4. 每个人的身体结构不一样决定每个人的深蹲姿势不一样

  5. 推荐力量举深蹲

  6. 这就是人体科学的魅力,永远没有定论,永远存在不确定性,对于训练还是实践经验至上吧(参考科学是必须的!)!

4. 深蹲常见6个错误及解决办法

4.1 膝内扣

膝内扣

(右边那个错)

常见多发人群:女性、娘炮。

危害:韧带、半月板等损伤风险加大。

病因:骨盆宽、外展肌群弱。

解决策略:把骨盆削窄(不可行);强化外展肌群力量(可行)。

训练方法:小狗式髋外展、螃蟹步横移(with迷你带)。

膝内扣

4.2 蹲的不够“深”

不够“深”

常见多发人群:蹲不下去者、蹲得下去但偏不蹲下去者。

危害:倒也没啥危害,但对臀大肌的刺激不够,练不出翘臀。

病因:前者有柔韧性、协调性、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后者是心理因素。

解决策略:前者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练习;后者去咨询心理医生。

训练方法:拉伸、Toe Touch练习。

不够“深”

不够“深”

不够“深”

4.3 弓背

弓背

常见多发人群或种族:背部力量较差者、喵星人。

危害:下背部损伤风险加大。

病因:都说了是背部力量差。

解决策略:加强背部力量练习,维持脊柱中立位。

训练方法:哑铃硬拉(直腿或屈腿)。

4.4 不变换站距

不变换站距

常见多发人群:很多人。

危害:产生不了新的刺激。

病因:没有意识;我是因为懒。

解决策略:加强意识;勤快点。

训练方法:窄距练股四;中距练臀大、宽距练内收。

4.5 重量太轻

重量太轻

常见多发人群:死瘦子、女性。

危害:浪费时间。

病因:真心蹲不动;怕加大重量练成大粗腿。

解决策略:循序渐进、递增负荷;妹子你想太多了。

训练方法:丢掉哑铃(当然不是随手一丢,要按重量在哑铃架上摆好,注意素质和礼仪!),扛上杠铃(注意正确技术动作)!

4.6 刻意要求膝关节不过脚尖

不过脚尖

常见多发人群:被“膝关节不超过脚尖”的迷信洗脑者。

危害:额外增加髋关节和脊柱的压力从而加大其损伤风险。试想一下脚短且胫骨长的人岂不是得死?(辛亏我脚长腿短嘿嘿~~)

病因:江湖郎中泛滥,人云亦云(一不小心就上升到社会问题了)。

解决策略:膝盖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莫回诶头!(开玩笑,再不回头就跪了,差不多超一点就得了!)

训练方法:下蹲开始阶段时不要先屈膝下降,而是先把髋往后“push”,有点“Good Morning”的意思,这样对膝对髋对腰都挺好。

不过脚尖

0%